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
|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
|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
|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
|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
|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
|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
|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
|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
|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
《盐铁论·水旱》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 |
| 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 |
| 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 |
| 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 |
唐代元稹的《织妇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对诗中所述社会现象理解准的是
| A.官方保护手工业技术的沿袭 |
| B.政府禁止男方到女方家落户 |
| C.手工技术传男不传女陋习的形成 |
| D.唐朝由盛转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