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记者与一位摄影者访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填在相应横线处,要求语言简明,符合语境。(3分)
采访者:
受访者:新闻摄影要求把主流社会不在意的真实展示出来,提供给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读者领悟。依据这一原则,摄影记者不该给被摄体描眉画眼。心中的“至美”首先是自然。摄影记者应该发现“至美”,再选择恰当的时间、空间记录——是“记录”,而不是夸大一点的“宣传”。
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点明漫画寓意,并拟写一则标题(不得拟“无题”)。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诗人的名字作为每一分句的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的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的缠绵悱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字的构造很有情趣,特别是形近字,虽然学起来容易混淆,但是,把它们放在一起,以幽默的心态找到它们的区别点,就很容易掌握它们,同时,自己也可以获得很多快乐,基于示例,你能仿写两对出来吗?
示例:
“日”对“曰”说:你早就该减肥了。
“旦”对“但 ”说:胆小鬼,成天都带着保镖。
杜牧的《清明》里来脍炙人口,有人把它改写成短句,也不失隽永灵秀。请你借助于标点断句,试着改一改。要求:不能增删原作的文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面对苦难,强者不会在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中化解苦难,反而会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才智独守这份苦难,在苦难中进行美的创造,在苦难的背景中定格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屈原从作为三闾大夫“纵合而楚王”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反而被陷害放逐的苦难中,折射出了“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