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
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 |
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 |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
据《凤凰网》2012年10月11日报道,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滥用职权等严重错误被开除党职、公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回顾历史,明清时期不断强化君主专制,造成了中国在政治制度建设上逐渐落后于西方,并造成了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中国丞相一职已被废除 |
B.明清时期英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C.明清时期中国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
D.清朝的军机处既是一个行政执行机构,又是一个决策机构,它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古代中国自秦以来形成了三个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参”——决策军国大事;由“三公”或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的“集议”——通过并执行议案;“谏议”——谏臣要拿出提案供皇帝和中央决策时参考。“朝参”“集议”和“谏议”的作用发挥最好的时期是( )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下面对这一特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皇权高度强化 |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相结合 |
C.皇权独尊与世袭 | D.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能够体现这一“法宝”核心的是( )
A.在边疆设立军镇 |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和官员之间相互牵制 |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
两宋 |
明清 |
项目 |
50%以上的进士 |
43%的进士 |
任官前出身 |
平民 |
贫寒家庭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