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电场线上有a、b两点,则
A.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
B.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
C.将一负电荷从b点移到a点,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
D.从a点由静止释放的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能运动到b点 |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通过一劲度系数k的弹簧相连,开始时B放在地面上,A、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向上拉起,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A上升距离为L,假设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有()
A.L = B.L <
C.L = D.L >
如右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木块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给它们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推力,其中给第一、三两木块的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这时三个木块都保持静止.比较它们和水平面间的弹力大小FN1、FN2、FN3和摩擦力大小Ff1、Ff2、Ff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N1>FN2>FN3,Ff1>Ff2>Ff3 |
B.FN1>FN2>FN3,Ff1=Ff3<Ff2 |
C.FN1=FN2=FN3,Ff1=Ff2=Ff3 |
D.FN1>FN2>FN3,Ff1=Ff2=Ff3 |
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如右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A、B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1≠k2)的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装置的缓冲效果与两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B.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产生的弹力之比F1∶F2=k1∶k2
C.势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长度之比l1∶l2=k2∶k1
D.垫片向右移动稳定后,两弹簧的压缩量之比x1∶x2=k2∶k1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P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A.μ1m2g | B.μ2m1g |
C.μ1(m1+m2)g | D.μ1m2g+μ2m1g |
如右图所示,物体m静止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用垂直于斜面的推力F=kt(k为比例常量、t为时间)作用在物体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