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l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溶液中的Br一一定被氧化
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0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一、Fe2+、Br一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又能够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
A.元素X: 它的原子中 M 层比L 层少 2 个电子 |
B.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 ⅢA 族 |
C.元素Y: 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
D.元素W: 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 |
X元素原子的L层比Y元素的L层少3个电子,X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则X和Y可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A.离子化合物Y(XO4)2 | B.离子化合物Y2X3 |
C.离子化合物Y3X2 | D.共价化合物XY2 |
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ⅣA族元素 | B.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
C.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 D.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 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 HI > HBr > HCl > HF | B.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
C.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 D.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
下列各组微粒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和O3 | B.![]() ![]() |
C.D2O和H2O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