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给英国;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协商。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它们分别签订于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
(2)材料一中的内容最能体现这一次侵华战争目的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二中哪一条款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4)我们可以从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是哪一文献的纪念碑?该文献是在哪次重大历史事件中诞生?是由哪一机构制定并颁布的?
(2)结合该文献的内容说明其历史作用是什么?
(3)结合该文献的内容说明其性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加追求自由和真理。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4分)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材料一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利?
(2)材料二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
(3)材料一、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恩格斯
(1)文中提到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这场“变革”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在哪一个国家首先兴起?
(3)在这场“变革”中被称为先驱的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试举出这场“变革”在绘画、文学方面的巨人各一人?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面房屋有可能是半坡还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什么结构的房子?
(2)这种房子的设计者考虑到了哪些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