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 |
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20岁以下 |
4.2 |
4.9 |
6.4 |
21-30岁 |
13.5 |
13.8 |
16.5 |
31-40岁 |
22.0 |
24.5 |
25.3 |
41-50岁 |
25.0 |
23.5 |
20.6 |
51岁以上 |
35.3 |
33.3 |
31.2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
A.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中,31-40岁比重最大 |
B.2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中部地区最大 |
C.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数,东部地区最多 |
D.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东部地区最大 |
我国东部地区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机械化水平低 |
B.农业劳动强度大 |
C.二、三产业吸纳中青年人口多 |
D.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 |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乙低 |
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 |
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 |
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
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 |
墨西哥城位于19°N,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有约300万辆汽车。回答问题。根据其地理位置,判断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①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②受温室效应影响
③汽车尾汽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大
④该段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② | D.③④ |
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西高东低 | B.中间低四周高 | C.东高西低 | D.北高南低 |
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影响城市②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
C.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
D.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
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问题。
河流 |
长度(km) |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 |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
甲 |
1090 |
226 |
61 |
乙 |
541 |
624 |
0.14 |
丙 |
441 |
118 |
4.6 |
丁 |
3420 |
2709 |
0.16 |
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 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
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问题。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
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
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
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近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C.一直向西飞行 | D.先向北,后向南飞行 |
影响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条件是()
A.土壤肥沃 | B.雨热同期 | C.地形平坦 | D.灌溉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