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
|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
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
|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 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
| D.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著名旅游胜地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可能有两条河流交汇的地点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某游客用罗盘测出图上凉亭在他的东南方,教堂在他的西北方,该游客最可能站在图中的()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丁地离凉亭的水平距离约为()
| A.120米 | B.200米 | C.290米 | D.330米 |
表是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条河流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据此判断问题。
| 河流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 甲 |
1 200 |
4 500 |
11 000 |
3 000 |
| 乙 |
0 |
50 |
260 |
100 |
| 丙 |
50 |
600 |
850 |
500 |
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可能分别是( )
| A.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
| B.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
| C.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
| D.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
关于三河的补给,正确的是( )
| A.都以大气降水为主 |
| B.丙河4月以积雪融水为主 |
| C.甲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 D.甲、乙、丙河都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该水库可能位于( )
| A.东北平原 | B.江淮地区 | C.西北内陆 | D.横断山区 |
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5月 | B.6月 | C.9月 | D.10月 |
读图“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一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回答问题。
该山地分布在:
| A.高原山地气候区 | B.温带季风气候区 |
| C.温带沙漠气候区 | D.温带大陆气候区 |
北坡比南坡:
| A.光照强 | B.坡度陡 | C.水分多 | D.林地少 |
图中公路:
| A.直达运输为主 | B.沿线多喀斯特地貌 |
| C.为青藏公路的一部分 | D.沿线盛产甘蔗 |
在辽宁开原,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云层的反射强烈 | B.大气的吸收强烈 |
| C.大气的散射强烈 | D.地面反射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