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地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测到的正午太阳位置,其中OE⊥AC。
(1)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表示南方的是_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8时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天津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画出冬至日上午9:00时,O点观察者影子的大致延伸方向。
根据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010年3月29日至30日)的战略部署,中央将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的结对关系由原来的和田地区调整为阿克苏地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浙江省简图,图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其中乌什口岸自古以来就是南疆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是阿克苏通向中亚的捷径与咽喉。地区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比浙江省的陆域面积还要大。总人口247.3万,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该地区也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也出现了断水问题,2006年开通的自来水已经丧失了功能。
(1)比较两省的城市分布,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简述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指出阿克苏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会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减轻这些问题的措施。
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等省发生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华南地区 |
11 |
43 |
39 |
7 |
华北平原 |
9.8 |
73 |
13 |
4.2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22 |
45 |
18 |
15 |
西北干旱区 |
32 |
29 |
10 |
29 |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气温______(高、低),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 (2分)
(2)图中E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属于地质构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区种植该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4)图中G所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对此工业基地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15日,海南省新疆商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海口市隆重举行,会议指出海南、新疆两省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美好发展前景,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材料二海南岛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流分布图。
(1)海南岛和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优势分别为()(1分)
A.光照水源 | B.热量光照 |
C.降水热量 | D.热量水源 |
(2)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两省区地形的显著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
(3)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4分)
读我国某区域图,思考回答。
⑴甲省自北向南三类地形区分别是、、。
⑵判断三条河流的名称:、、。
⑶五省区中属于东部经济带的是;属于中部经济带的是 、、;属于西部经济带的是。(写代号)
⑷写出甲乙丙三省的世界文化遗产:甲 乙 丙 (三省各写一个)。
⑸1、2、3、4四个城市中为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中心的是,发展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