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阳湖①道中
风迥②五两③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
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
【注释】①阳湖:今江苏常州 ②迥:动词,指风转动“五两” ③五两:古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
第四句中“冶红”“ 妖翠”分别照应了什么景物?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第一句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中“寒灯”一词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入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请结合后两句诗中具体的词句分析山农的心情?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
【注】①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②秦城:指京都长安。③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诗中的“乱”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答: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题目。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