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孤独是宇宙的本质。无机物是孤独的,大地、山脉、石头、煤炭等等无不是孤独的。它们总是沉默着,偶尔的言语表达也显得迅疾和不可理喻,比如地震,火山喷发。没有人说,无机物不是幸福的。有机物中,植物是最孤独的,它们静默着,它们的话语通常会在春天痛痛快快地说完,然后便见它们保持着处子般的恬静。没有人说,植物不是幸福的。孤独的还有我们这个星球以及整个宇宙,这些莫不也是幸福的。孤独和幸福的本质是事物无限地接近他们自身。
万物皆是孤独的,人类何以能例外?人在什么时候无限接近他们自身?是在静默的时候,阅读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深夜失眠的时候,工作的时候。可以发现,这些时候都是孤独的时候,都是个体面对自身、面对上帝的时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置。
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也有少数标在山腰或山脚和圆的边缘。 经过询问,未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的青年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甲:山中处处有风景,而山顶只是山的一小部分,何必挤在山顶?
乙:我是来欣赏这座山、丰富这个圆的,而不是来占领它们的。
丙:我不在乎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我处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很幸福。
丁:能处在山顶当然好,但我觉得很多人比我更有资格站在山顶。
戊:这个圆需要拓展,所以我愿意处在它的边缘。
……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以1000元的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而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不值那个价,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出售。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小的时候,父母都会教导我们一些道理。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许欺负小朋友”、“做事情靠自己”等等。长大后,我们才发现,父母朴素的话语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和体现着道德的高度。比如“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理性社会的规则意识;“不要欺负小朋友”,体现了追求公平、公正的理念;“做事情靠自己”,则蕴含了正直、独立、不附权贵的为人之道,是独立、自由精神的通俗表达。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小时候的道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文体明确,诗歌除外。(4)不得套作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痰瘤。”
这是清代著名作家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一段话。请根据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I.自选角度;2.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