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将NaAlO2溶液在蒸发皿中蒸干,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l(OH)3 |
| B.溶液中c(H+)>c(OH—),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
| C.用原电池作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 |
|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构成了电解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构成了原电池 |
设某元素的一种核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B.这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 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 |
D.与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2001年我国科学家巧妙合成了某超重元素的一种新核素
,并在世界上首次确认了
缓发裂变先驱核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的中子数为( )
A. 105 B. 154 C. 259 D. 364
(2)
的中子数和电子数的差值为( )
A. 105 B. 154 C. 49 D. 259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c(H+)=1×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 AlO2- Na+ K+ | B.Fe3+ NO3- MnO4- K+ |
| C.Fe2+ NO3- Ba2+ Cl- | D.SO42- Na+ Cl- K+ |

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质子向电池的负极迁移 |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流向a极 |
|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C2H5OH+3H2O+12e-=2CO2+12H+ |
| 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O2+4e-=2H2O |
| A.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H+)=c(CH3COO-)+c(OH-) |
| B.常温下将10 mL 0.02 mol/L NaOH溶液与l0 mL0.02 mol/L H2SO4溶液充分混合, 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混合后溶液的pH=2 |
| C.在0.1 mol/L NH4Cl溶液中,c(H+)=c(NH3·H2O)+c(OH-) |
| D.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2c(Na+)=c(H2CO3)+c(CO32-)+c(H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