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研究小滑块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选用的实验器材是:长木板、总质量为m的小滑块、光电门、数字毫秒计、弧形斜面、挡光片、游标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装如图甲所示.

(1)主要实验过程:
(ⅰ)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 =             mm;
(ⅱ) 让小滑块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读出小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数字毫秒计示数t;
(ⅲ) 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块停止运动时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L;
(ⅳ) 求出小滑块与木板间摩擦力f =          (用物理量m、d、L、t表示);
(2)若实验中没有现成的挡光片,某同学用一宽度为6cm的金属片替代,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3)实验中,小滑块释放的高度要适当高一些,其目的是减少          误差。(选填“系统”或“偶然”)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00㎏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第一个点(速度恰好为零),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cm、86.00cm、130.50cm。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B点时的速度=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J,动能增加了J.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物体在从A到B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平均阻力为N(计算结果都要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呢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mm,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

(2).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为此人们设计了这样的仪器: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称为主尺),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弧状的游标尺,如图所示(图中画了圈盘的一部分和游标尺).圆盘上刻出对应的圆心角,游标尺上把与主尺上190对应的圆心角等分成10个格。试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读出此时游标上的0刻线与圆盘的0刻线之间所夹的角度为

)某同学利用如图8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
(1)该I司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六个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A点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的速度表达式
该同学先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值,并试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对应重物下落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m/s2

)某同学利用如图8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
(1)该I司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2)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并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六个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A点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的速度表达式
该同学先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值,并试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对应重物下落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m/s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