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乐园。
南极光
南极有十分罕见的景象,那就是南极光。
在漫长的极夜中,突然漆黑的天幕上闪现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有时像天空中垂下的帘幕,有时像不断蹿动的火焰,有时像强烈的探照灯光动荡摇曳,有时像天上的流星一掠而过。
几百年来,凡是见过南极光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奇景而惊叹不已!
1.找朋友,连一连。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少——( ) 美——( ) 长——( ) 黑——( )
动——( ) 来——( ) 有——( ) 强——( )
3.这篇短文共有( )自然段。第( )自然段描写了南极光的形状。
4.读短文,我会填空。
南极光有时像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___,有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我没说话。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写出分层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几个词的词意:
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括号内画“√”
A.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B.表现了“我”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C.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6)用直线画出拟人句。
(7)填空:
作者用自己______________的一件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愿。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培培的脸又红了
教室里,墙上的钉子掉了,大家想把它钉上。培培想到传(chuán zhuàn)达室的赵爷爷那里有把锤子,就跑去借。
培培猛地推开传达室的大门,大声喊:“借把锤子!借把锤子!”赵爷爷看了他一眼,不作声。
培培的脸憋得通红。他慢慢地走回教室,低着(zhe zháo)头对同学们说:“没……没借着(zhe zháo),赵爷爷不理我。”
丰丰拉着培培的手说:“走,咱们一起去借吧。”
他俩(liǎ liǎn)走到传达室门口,丰丰先敲了敲门,得到赵爷爷的同意,才轻轻推开门走进去。他笑眯眯地说:“赵爷爷,把锤子借给我们用一用,行吗?”
赵爷爷点点头,打开工具箱,把锤子递给了丰丰。丰丰说:“谢谢你!”
这时,赵爷爷看了培培一眼,培培红着脸羞愧地低下了头。
后来,培培去还(hái huán)锤子,他学着丰丰的样子,说:“赵爷爷,锤子还给您(nín ní),谢谢您啦!”赵爷爷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培培也是个好孩子!”培培的脸又红了,红得像一朵花。
(1)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同意()羞愧()
(3)为什么赵爷爷把锤子借给丰丰,却不借给培培?
(4)用“~~~~~”划出描写培培三次脸红的句子,回答培培每次脸红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读划“——”的句子,想象此时“赵爷爷”“培培”各在想什么。
“赵爷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培”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①本文说明培培知错必改,是个好孩子。()
②本文赞扬了丰丰对老人有礼貌的品质。()
③本文说明赵爷爷教育孩子有方法。()
(7)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阅读《鸟的天堂》片断,回答问题。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陆续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映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朴扑)翅膀。
我(注意注视)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课文中的括号里,请选择正确的字和词语,打上“√“。
(2)用“——”划出写“应接不暇”意思的句子。
(3)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光明()片刻()清楚()茂盛()
(4)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共______句。作者特别抓住鸟的动作词语:_____、 _____、 _____、 _____写出了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
(6)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在常出现有人捉鸟,为了保护鸟,你打算怎样做?说说你的看法。
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一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读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
(2)读句子,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
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行动一致。()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3)在文中找到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一点。。
(5)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的描写方式是()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6)认真读第四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 qiān)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石,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踏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hénɡxín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 xué)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z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抱怨()摇晃()称赞()
(4)第一自然段通过重点描写搭石的老人调整搭石的动作:、、
,表现了老人的优秀品质。
(5)第二自然段描写了“一行人走搭石”时 的动作和 的声音,以及周围 ,的美景,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