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NO2,反应2NO2(g)N2O4(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N2O4)/mol |
0 |
0.12 |
0.18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NO2)=0.001 2 mol·L-1·s-1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1.0 mol N2O4时,v(正)<v(逆)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K=0.125,则反应的ΔH<0
D.T温度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N2O4,则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大于80%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B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浓硫酸滴到湿润的蔗糖中,蔗糖变 成黑色海绵状 |
C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D |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 |
Ksp(BaSO4)<Ksp(BaCO3) |
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2 + 4e-= 2H2O |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B.向做完蔗糖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以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
C.将混有HCl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除去HCl |
D.将Al2(SO4)3溶液蒸干制备Al2(SO4)3固体 |
下列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Al3+、CO32-、Cl- | B.Na+、H+、SO42-、SiO32- |
C.H+、Mg2+、SO42- 、I- | D.H+、Fe2+、Cl—、NO3—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
B.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
D.1 L 0.01 mo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0.01NA 个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