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方法在化学教材必修I中出现,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过程中有水解反应 |
| B.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炔是氧化还原反应 |
| C.用NH4Cl和熟石灰反应制氨气是复分解反应 |
| D.用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是水解反应 |
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
|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生锈 |
| C.严禁乱弃废电池,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
| D.向高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M两种元素可以能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
| B.由于Y、Z、W元素的氢化物共价键的键能依次增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 C.化合物YM2和ZM2的晶体类型相同 |
| D.H2M的沸点高于H2Z是因为形成分子间氢键的缘故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 N2和1mol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A |
| B.17g H2O2中含有的σ键数为1.5NA |
| C.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
| D.1mol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数为2 NA |
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Z2Y![]() |
B.X2Y2 | C.Z2Y2 | D.ZY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