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无色溶液中含有:①Na+、②Ba2+、③C1、④Br、⑤SO32-、⑥SO42-、⑦Fe2+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
CC14层呈橙红色

取②的上层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将③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⑦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③⑥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析下列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可判断其固态不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A.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熔融态不导电
B.溴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熔融态不导电
C.五氟化钒,无色晶体,熔点19.5℃,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
D.氯化铝,无色晶体,熔融时不能导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H3O离子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应有饱和性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仅存在于两核之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②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④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科学家成功地合成出CO2原子晶体。下列有关这种CO2晶体推断最不可能的是(  )

A.晶体中每摩碳原子与4 mol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B.具有很高的熔点、沸点和硬度
C.硬度很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D.容易液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