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南方某城市的交通局,因修路要占用农民耕地,在耕地补偿等问题上与农民发生纠纷。当地农民没有去上访,首先想到的是请律师,与政府打官司。政府也没有简单地用行政手段加以压制,而是通过律师和法院,依法妥善地解决了这起纠纷。
材料二: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7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什么治国方略?
(2)材料(一)事件的妥善处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材料(二)中“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符合现在我们政府倡导的构建         社会。
(4)请你为构建这一社会提两点以上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截止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但网络谣言、网络敲诈等网上乱象屡禁不止,黑客攻击、传播病毒、窃取信息、侵犯隐私等行为暗流涌动,2013年震动世界的“棱镜门”事件中,美国通过网络在东亚重点监控中国,这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网络安全受制于人的严重困局。保护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势在必行。

16岁的中学生孙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在网吧结识了20岁的吕强后,孙某就迷上了网络游戏,整日逃课,泡在网吧里。没有收入来源,怎能尽兴地玩下去呢?“不如挣点外快吧!”两人一拍即合,结伙偷盗他人的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警告处罚。但他们不思悔改,又结伙盗窃电动车。当他们第3次作案时,被警方当场抓获。案子移交到检察机关后,检察机关决定对孙某和吕强实行分案起诉。法院对孙某盗窃案进行不公开审理,而对吕强盗窃案却进行了公开审理。最终,孙某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判处吕强有期徒刑1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孙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说出4个方面的原因。4分)
(2)检察机关决定对孙某和吕强实行分案起诉,人民法院也分案审理,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实施什么保护的要求?请你列举我国实施这一保护的2项具体措施。
(3)孙某和吕强结伙盗窃,所受到的处罚却不一样,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4)孙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觉得不良诱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不良影响?
(3)你认为应该怎样抵制或拒绝这些不良诱惑?
(4)作为我们青少年,应该要追求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

某校学生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责苹果手机的要求遭拒,偷偷变卖了家里几千元的物品。当母亲责备他时,他却说:“我的同学基本上都用苹果手机,我也想买一个,有错吗?”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佳节团聚,长辈们嘘寒问暖、张罗饭菜,儿孙们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都在低头玩手机;课堂上,老师们热情洋溢、挥汗如雨,有的学生却低头沉醉在手机QQ聊天、游戏中,老师前来制止,他们竟理直气“撞”……哎!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请你运用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对短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示例)小马向母亲提出购买昂贵手机的要求,说明他生活上没有做到艰苦朴素。

如今校园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某校园网的论坛上开设了一个“生活杂谈”,下面是部分同学的留言:
甲:昨晚,妈妈帮我买了一双心爱的运动鞋!早上第2节,我的运动鞋竟被同桌小陈溅了一 滴墨水!我一定饶不了他!
乙:昨天,我的手机没找到,我怀疑是同桌小英偷了,后来回家才发现放在家里根本没带到学校。为此,有同学建议我应该向小英道歉,但我想这样做会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言行进行简要的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