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每空1分)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程序是否正确?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            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                     ,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0.5 cm处停止。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直到看清物象。
(4)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_。
(5)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  )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下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若视野中一半明亮,一半黑暗,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_造成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1)pH对不同蛋白酶的活力影响有差异。据图可知,______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酶的活力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来表示。
(2)该蛋白酶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兴趣小组分别对酶保护剂浓度、提取液pH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显示,酶保护剂浓度在0.02~0.06 mol/L范围内,酶活力较高;提取液pH在6.0~8.0范围内,酶活力较高。他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粗酶制剂的酶活力,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还需对酶保护剂浓度和提取液pH进行优化,并确定以此为探究课题。请拟定该课题名称,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RNA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翻译过程中,参与的RNA分别为: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和②中的____________。
(2)根据给出的密码子判断,图中①所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该过程中②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合成的多肽链共有________个肽键。
(3)很多多肽链合成时第一个氨基酸都是甲硫氨酸,然而细胞中大部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因为很多多肽链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加工、修饰。
(4)若以③为模板合成一条多肽链需要的时间是1 s,但在2 s内③却指导合成了数条同种多肽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人员用下图I中装置甲与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Ⅱ(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一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Ⅱ中P处净氧量为负值,小球藻进行的代谢活动是,场所是,此时影响净氧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答出两项)。
(2)为了实现更大的生物学意义,应加大M点,实践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答出两项)。
(3)若用乙中的小球藻实验,则图Ⅱ中Q点会(填“向左”或“向右”)移动,M点会(填“向上”或“向下”)移动。M点如此移动的原因是缺镁会影响的合成,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填“增强”或“减弱”)。
(4)若给小球藻提供被标记的,则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现提供若干套(每套无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
d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
f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