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A和刺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A,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A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
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
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
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l)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____,条件刺激是____。
(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3)资料____(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
Ⅱ、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简单反应时间(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4)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者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1)用无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入 。
(4)用加了较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 ,
根据菌落的颜色呈现 色,将其挑取单独培养。
(5)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 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为 ,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 可以生长。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可抑制 菌的生长,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具有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 。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下图是该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1)图中标号1是 。
(2)HIV在非寄生时,不能进行 活动,而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 细胞。
(3)HIV的感染和繁殖过程大致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 和释放。在侵入的过程中,进入寄主细胞的是 。
(4)下列能正确表示病毒在寄主内的繁殖曲线的是()
(5)HIV经反复感染寄主细胞,最终将导致 功能减弱以至丧失。此时患者如被细菌感染,易出现并发症。从结构上说,HIV属于 生物,细菌属于 生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如 等,对杀灭HIV无效。
(6)试举两例说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根据下表某培养基的配方回答问题:
蛋白胨 |
乳糖 |
蔗糖 |
K2HPO4 |
伊红 |
美蓝 |
蒸馏水 |
pH |
10 g |
5 g |
5 g |
2 g |
0.4 g |
0.065 g |
1 000 mL |
7.2 |
(1)该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有类;碳源是,氮源是,生长因子是。
(2)按物理性质分,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按用途则属于培养基。
(3)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大肠杆菌,则会呈现色反应。
(4)该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属于。
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在一起,请你设计实验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
(1)实验原理:。
(2)材料用具:配制培养基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无菌操作箱、接种环等。
(3)简述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一种是培养基;另一种是培养基。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混合菌。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 d。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再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 d。
(4)实验结果:在a、b培养基上获得的分别是、。
(5)回答问题:
步骤④、⑤的目的是。
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l )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
( 2 )被激活的“激素一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 + , Ca2 +促使细胞内的 H十以 ___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 3 )此外, Ca2 +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_______酶催化 mRNA 的合成。
( 4 )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 5 )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 3 一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 1 :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 2 :给予甲组___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
步骤 3 :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