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
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及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副热带高压 1月 | B.信风 7月 |
C.季风 7月 | D.信风 1月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5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4日14时—5日8时期间,图中风向变化幅度最大、最明显的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在4日14时—5日8时期间,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
B.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C.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 |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
关于湖岸附近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增强 |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增大 |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
图甲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 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甲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依次表示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
B.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
C.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
D.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
②曲线在30°N附近数值低于南北两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云层厚度 | B.地势高低 |
C.正午太阳高度 | D.植被状况 |
近50年来,①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图乙中
A.B增强 | B.E增强 | C.G增强 | D.K增强 |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地计划在海拔1 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 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大约需要种植
A.1 00株 | B.1 000株 |
C.3 500株 | D.9 600株 |
据图判断,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主要是为了
A.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
B.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 |
C.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
D.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