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F→G→H自然带更替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分异 |
B.E处山地雪线高度低于G处 |
C.E、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 |
D.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 |
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 )
A.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 |
B.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
C.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
D.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
在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B.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C.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
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下题。
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大巴山和巫山 | B.太行山和雪峰山 |
C.横断山和秦岭 |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
2000年我国蝗灾严重,与之相联系的灾害是
A.台风 | B.寒潮 | C.旱灾 | D.洪水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气压系统属于
A.高压脊 | B.低压 | C.低压槽 | D.高压 |
图所示天气系统对过境地区生产活动的有利影响为
A.适于捕渔 | B.利于晒盐 | C.利于灭虫 | D.缓解旱情 |
当此类天气系统登陆后,风速会很快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增大 | B.水汽增多,云层变厚 |
C.下垫面摩擦力增大 | D.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
雨涝是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的灾害现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我国雨涝灾害时间分配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出现在春季 ②出现在夏季 ③出现在秋季 ④出现在冬季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关于图示雨涝灾害空间分布形成原因的正确叙述是
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
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暴雨集中
③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④甲地6月份易产生雨涝,乙地8月份易产生雨涝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