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 B.①②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 |
C.③过程消耗ATP和[H] | D.④过程CO2的还原需要C5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等位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
B.有少量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在一年时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数量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 |
输入的 总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 分解者 |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 的能量 |
A |
65.5 |
3.0 |
15.0 |
41.5 |
||
B |
15.0 |
5 |
0.5 |
2.5 |
||
C |
2 |
0.6 |
1.4 |
微量(不计) |
无 |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百万千焦/年
C.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9.5百万千焦/年
分别将未分化细胞群培养在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浓度比不同的培养基中,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X是生长素 |
B.植物激素Y可诱导芽的生成 |
C.实验所用的未分化细胞群可来自于不同种植物 |
D.激素X和Y浓度比为1时细胞不能分化 |
如图为某蛋白类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仅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