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鸽 子
叔叔家养了很多鸽子。寒假里,我常常去看鸽子。那一只只可爱、机灵的鸽子,非常招人喜爱。其中有一只灰鸽,羽毛长得丰满、光滑,身上没有一根杂毛,特别是颈部那一段羽毛,更是奇特。在阳光下,它一扭头,颈上的羽毛就变成了紫色的,再扭过头来,又变成了墨绿色的了,异常美丽。
一天,我忽然发现灰鸽当上妈妈了。它总是用身体温暖着宝宝,生怕冻着它们。我特别想看看这些小鸽子,就向灰鸽腹部摸去。谁知我的手还没挨着小鸽子,“啪”的一声,老鸽子就用翅膀狠狠(啄、拍、打)了我一下。“啊,好厉害啊!”我低头一看,手背红了一大片。可我不甘心,又拿手去摸。这回,它的尖嘴一下子啄在我的手指上,我连忙把手缩了回来。还好,只啄破了一块皮,没出血。吃了两次苦头,我(在、再)也不敢去摸它的小宝宝了。
又过了些天,小鸽子在鸽妈妈的精心抚养下,终于长得像妈妈一样漂亮、可爱了。它们常常用小嘴拱妈妈,鸽妈妈也亲切地拱着宝宝,嘴里不时发出“咕咕”的呼唤声。
每当看到这情景,我心中就充满了喜悦。我祝愿这对(可爱、可亲、可敬)的小鸽子,在妈妈的怀抱里生活得更加愉快……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特——( )温暖——( )喜悦——( ) 祝愿——( )
3.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描写鸽子静态的句子,在下面标“________”,再用“ ”标出描写鸽子动态的句子。
4.概括第2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因湖底有钙化粉末沉积,加上湖水深浅不同,湖底滋生的藻类和水草不同,在同一水域,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五彩缤纷,斑驳迷离。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湖面上便泛起一个个圆形彩环,一圈圈从里到外,从小到大,荡漾开去,不断产生,不断消失,令人目不暇接。山风徐来时,湖里各种色彩相互渗透、浸染,整个湖泊更是充满了活力。
(1)“圈”字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读(),它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可以组词为()、()。
(2)请从文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构段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安静—()
丰收—()热闹—()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颜色()()
热闹()()生机()()
美不()()丰硕()()
(3)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按 ______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5)短文的第1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1)、写出三个描写长江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风雨绿云山
在飘飞的细雨洗礼下,绿云山显得那
样的清新、苍翠。一条曲曲弯弯的山道,在密林的掩映下时隐时现,一阶一阶地向上延伸着。蒙蒙的细雨透过两旁挺拔的竹林,洒在明净的石阶上,溅起了星星点点的水花。山风轻轻地吹拂着,偶尔也有几片竹叶在风雨中摇落,坠入路旁的小溪,漂流而下。
透过竹林,我看到了清清的绿水河,在雨的帷幕中,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环山远去。一叶扁舟在风雨的河面上摇曳着,渔夫头戴斗笠,身穿绿蓑衣,奋力地划着双浆。他那高亢的山歌不时穿透雨雾,隐隐地传来。整个山区显得格外寂静,可这儿并不沉闷。沙沙的雨声伴随着清脆的笑声,不时从竹林的深处飞来。三三两两的孩童在林木掩映的小道上闪现,又相继消失在路的尽头。他们打着绿色的伞儿,背着绿色的书包,笑着,唱着,追逐着,向着山顶的学校走去……
这是多么美妙的画面啊!
(1)照样子,从文中找词语写下来。三三两两
(2)根据短文填空。
()的竹林()的石阶
()的绸带()的山歌
一()扁舟一()山道
(3)摘录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句中,作者把( ) 比作( )。
(4)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将画“——”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