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在文中的[ ]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煮书”的“煮”具体含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________的名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引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4.和下面例句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 )
例句: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
| A.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
| B.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
| C.肚子里词多了,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
| D.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 |
5.短文中爷爷把书籍比作人类的“精神食粮”,除此之外,关于书籍的比喻你知道的还有哪些?请写出你知道的有关书籍的两个比喻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对你今后的语文学习有什么重要的启发?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写一写阅读后的心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
妙语连珠:形容口才好的成语还有: 、 、 、
“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指的是什么?它蕴含了谭千秋怎样的精神?
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句子品读。
(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①请你标出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表现了什么?
②请你仿照句子,写一句话,描写人物的连续动作。
(2)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这句话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地震发生时的景象?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最后的姿势》是写的是 年 月 日在四川 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 。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 ,他用自己
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
(2)文章表现了谭老师 、 、 、 的高贵品质。
(3)“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 ,是 ,为 ,为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韩勃 (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
蔺相如 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针锋相对”的意思是( )
A.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观点、言论、行动上尖锐对立。
B.针尖对针尖,刀锋对刀锋。“唇枪舌剑”的意思是( )
A.嘴唇像枪,舌头似剑
B.嘴唇像枪,舌头似剑。形容论辩时言辞锋利,争辩激烈。想想括号内的内容交代了( )
A.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B.人物的心理活动。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是 ,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 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 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 ,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 。
(2)剧本开头先写明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 及
;剧中的圆括号内交代 等。
(3)本文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 时期 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 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 、 的博大胸襟和廉颇 、 的可贵精神。
(4)“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也表示 。
(5)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