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太阳已挂到西半边,光线是橘红色,很短,好像射不到草甸子就没劲了。
“要下雨吗?爷爷。”
“灰云主雨,黑云主风。”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爷爷在车前横木上拴上一根绳子,说;“ 小驹,该抻抻你的懒筋了,拉车。”
爷爷弯腰上袢,把车子扶起来。我抻紧了拉绳,小车晃晃悠悠地前进了。河堤很高,坡也陡,我有点头晕。走出里把路,黑云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一切都不发声,各种鸟儿贴着草梢飞,但不敢叫唤。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起来了,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跟着这声音而来的是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我回头看爷爷,爷爷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爷爷!” 我惊叫一声。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身体前倾,双脚蹬地;把细绳拽得紧紧的。我们钻进了风里。我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风托着我的肚子,像要把我扔出去。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河里的水飞起来,红翅膀的鲤鱼像一道道闪电在空中飘。
“爷爷——”我拼命地喊着。喊出的声音连我自已都没听到。肩头的绳子还是紧紧地绷着,这使我意识到爷爷的存在。爷爷在我就不怕,我把身体尽量伏下去,一只胳膊低下去,连接着胳膊的手死死抓住路边草墩。我觉得自己没有体重,只要一松手,就会化成风消失掉。
爷爷让我拉车,本来是象征性的事儿。那根拉车绳很细,它一下子崩断了。我扑倒在堤上。风把我推得翻斤斗。翻到河堤半腰上,我伸出双手抓住草墩,把自己固定住了。我抬起头看爷爷和车子。车子还挺在河堤上,车子后边是爷爷。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
“爷爷,把车子扔掉吧!” 我趴在地上喊。
爷爷倒退了一步,小车猛然往后一冲,他的脚忙乱起来,连连倒退着。
“爷爷!” 我惊叫着,急忙向前爬。小车倒推着爷爷从我面前滑过去。我灵机一动,耸身扑到小车上。借着这股劲,爷爷又把腰煞下去,双腿又像生了根似的定住了。我趴在车梁上,激动地望着爷爷。爷爷的脸还是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从车上跳下来,高呼着;“ 爷爷,风过去了。”
爷爷眼里突然盈出了泪水。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爷爷,你累了吧?”
“不累,孩子。”
“这风真大。”
“唔。”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莫言《大风》,有删改)
小说标题是“大风”,“大风”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围绕“大风”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
品析文中划线句子,说说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刮过去的是大风。风过后,天地间静了一小会儿。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腰。
阅读下面三处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1)“爷爷,那是什幺?”
“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隐忍的痛,肆意的爱
(1)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2)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3)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4)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5)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臼了,怎么走呢?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6)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7)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8)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9)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下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10)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11)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12)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20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13)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14)泪眼蒙眬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15)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细读全文,谈一谈你对题目“隐忍的痛,肆意的爱”的理解。
请从词语理解和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第⑨段加框的词语。
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不疼?
第②、⑩、⑩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多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请品析其表达作用。(4分)
第⑥段、第⑩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多次写到秋风,请选择其中的一处,分析其作用。
我选第____段,其作用是:

打车App
①在北京上地的某软件园周边,十几辆出租车闲散地停在路旁.一辆出租车内,的哥打
着盹,时不时地望一眼架在仪表台上的手机,时刻等待着来自打车APP的“嘀嘀”召唤.
②为了在北京上地这个偏离市中心的地方方便拉上顾客,两个月前,的哥们都装上了各
种打车APP.打车App软件又称手机打车软件,简称打车软件,是一类可安装在智能手机系统
中的应用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的GPS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相应推送服务机制,实现乘客
和司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③人们下载了这种手机客户端,就能随时随地叫车.在打车软件上注册手机号后,手机
自动定位,地图上可以看到周边5公里有众多出租车可供选择,按下“按住说话”键说出自
己要去的目的地,并进行发送,可选择加价金额.叫车后稍许等待,界面会跳出“订车成功”
的提示,随即订购到的出租车司机电话联系打车乘客.而出租车上可装起多个智能终端,随
时接受乘客叫车,
④打车软件缓解了人、车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具有广泛的生存基础。根据中国社科
院新近发布的调查报告,在北京等一些城市,53. 77X的人打车需要等10分钟以上;另一方面,
出租车的空驶率非常高,有时甚至能达到40%,加剧了城市拥堵.打车软件提供的信息撮合机
制,减少了出租车的空驶时间,提升了利用率,其在缓解打车难问题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⑤按照打车软件的约车规则,乘客在叫车时,可以主动加价以吸引出租车司机愿意来载
客.比如,本来正常打表,要20元车费,但在早晚高峰打不到车的时候,乘客在叫车时可选
择加5元、加10元、加20元等选项,以提高叫车的成功率,这一点违反了出租车不得议价
的规定.这加剧了出租车资源的分配不公.在加价机制的“激励”下,可能会导致加价现象
蔓延、市场混乱.
⑥打车软件的司机注册时,无法核验,容易混入假的士,招来黑车;也有不少乘客担心,
自己的行踪等信息上了互联网,可能会被滥用,存在安全风险。
⑦从驾驶的角度来讲,本来就是不允许用手机的.而使用该软件时,需要打电话确认乘
客位置,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违反交规,存在安全隐患。
⑧市场空间够大、定位够准确、盈利够容易,这些统统是环绕在打车App软件“头”上
的光环,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普遍存在的打车难问题,令打车App软件拥有了生存的
土壤和价值.然而,打车App如何寻求出租车公司合作、私家车能否引入等问题,都令其陷
入了“中国式困境”.App软件开发公司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大概有30款像嘀嘀打车、摇
摇招车、的士在线这样的打车App软件上线。虽然有市场、有需求,但是打车App未来的发
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未来盈利之路,依然很长.
⑨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郭海燕指出:“打车软件是一项新生事物,发展有待引导,与
其封堵不如介入.”应该鼓励打车软件在实践申运用,避免简单禁止、粗暴管理,以达到“三
赢”的效果,北京的经验值得借鉴.
请简要说明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打车APP的?
请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有时”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另一方面,出租车的空驶率非常高,有时甚至能达到40jl,加剧了城市拥堵。
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1分)
和而不同
①《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被《世界人类责任宣言》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而同样出自《论语》的“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②什么是“和而不同”?“和”即统一,和谐。包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就是指大家在共同遵守基本原则、规范的前提下,承认、包容、尊重差异,以实现和谐幸福,共存共荣。“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③首先,“和而不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特别需要正视差异,包容差异,能够与自己个性、志趣、背景不同的人和睦相处。在与他人交往,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真正的友谊和幸福。这就好比一个乐队,需要有不同的乐手,使用不同的乐器,循着共同的乐谱,遵守指挥的节奏,才可以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反之,如果乐队成员都使用同一种乐器,虽然会整齐洪亮,但其单调乏味也可想而知。
④其次,“和而不同”有助于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如何和睦相处,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这方面,中国有着深厚的理论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使我国56个兄弟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
⑤最后,“和而不同”有助于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在处理国际关系上,我国崇尚亲仁善邻,一贯坚持“和而不同”。国与国之间总有差异,但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这就需要沟通,需要对话,正视差异,包容差异,尊重差异。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这既是对“和而不同”的继承,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和平、发展、共赢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外交智慧。
⑥个人要发展,人民要幸福,国家要富强,世界要和平,这一切都需要“和而不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应该是对“和而不同”的最佳阐释。
分析全文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文章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确定为全球治理的“黄金规则”谈起,提出中心论点:_____(1)__________,然后____(2)_________,接着从____(3)_____ 、____(4)______、___(5)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再次强调观点并总结全文。
根据文意,下面两句话中最能体现“和而不同”思想的是____。(只填序号)
【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答:

阅读《诱人的蓝色能源》,完成小题。(共10分)
诱人的蓝色能源
①“龙宫”作为神话里海底龙王的居所,曾引发了人们无数的想象,围绕它产生了众多故事。现实中“龙宫”自然是没有的,但迄今为止,浩瀚的海洋仍深深地吸引着人类:海洋蕴藏的财富,大海深处的奥秘……一切都那样诱人。
②当今最诱人的海洋资源之一就是“蓝色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也不同于融于水中的铀、镁、锂,而是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波浪等产生的动能、热能等能源,它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惊人,分布广泛的优势。常见的蓝色能源是温差能、潮汐能和波浪能。
③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热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能的1%转化为电能,相当于新增140亿千瓦装机容量,也就是每小时能发140亿度电。太阳辐射热进入到海面,绝大部分被海水吸收掉,深层海水几乎接收不到。因此人们可利用海洋表层水温与较低层水温之间的温差把热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时,将海洋表面的温水引进真空锅炉,温水因压力突然大幅下降立即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用过的水流入海洋,如此循环使用。一般而言,冷、热水温差在20℃以上即可发电,因此若能把南北纬20度以内的热带海洋都利用起来发电,前景将十分诱人。
④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下,时而潮高百丈,时而引退千里。海洋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起伏现象就是潮汐。潮汐发电就利用了潮汐能,人们涨潮时将海水以势能的形式保存,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潮位之间的落差发电。据初步估算,我国潮汐能资源量约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小时。潮汐能周而复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成为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甚至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
⑤波浪能也是不容忽视的蓝色能源。“无风三尺浪”是奔腾不息的大海的真实写照。海浪有惊人的力量,5米高的海浪,每平方米压力就有10吨。大浪能把13吨重的岩石抛至20米高处,能量惊人。据计算,全球可供开发利用的海洋波浪能有20-30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波浪能的利用将有助于缓解矿物能源逐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⑥古往今来,海洋一直以其阔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吸引着人类。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探索并利用蓝色能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蓝色能源,大有可为!
文章开头从神话故事里的“龙宫”写起,有什么作用?
答:
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蓝色能源有了哪些了解。
答: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可以在南海开发何种蓝色能源。
【材料】
南海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5月份测得水深30米以内的水温为30℃,而1000米深处便只有5℃。
答:

阅读《奇才》,完成小题。(共15分)
奇才
[英]帕·克利弗
①考试的日子终于来到了,莱斯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通过这次考试,他一定能进入盼望已久的工程技术学校---当个航天工程师是他唯一的目标。
②莱斯被带到一间小卧室,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穿白大褂的考官让他全身放松,然后请他注视对面墙上的旋转灯光。这是最后一道脑力测验,事关重大。莱斯全神贯注,表现得非常好。考试结束后,莱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瞪大了眼睛望着主考官。主考官把这个黑头发、蓝眼睛、高个儿的男孩注视了好一会儿,终于说:“你可以去脑力训练班。”“可我一直想当航天工程师呀!”莱斯绝望了。主考官重新扫视了测试结果,严肃地说:“在脑力测验中,我们发现你有一种能感知动物思维的特异功能。如果加以培养,将会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感知动物?”莱斯又一次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我从来没接触过动物呀!”“正因为你从未接触过动物,所以你的特异功能从未被人发现。测验时,我们把一头动物带进来,你说出了只有这头动物和它的饲养员才知道的事情。毫无疑问,你的大脑对动物思维有一种特殊的直觉。孩子,这种功能大有用武之地呀!”莱斯才不在乎什么用武之地,他满脑子都是失去的梦想,眼泪一直在他眼眶里打转。
③离开大楼,莱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着。直到一片铁丝网横在面前,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来到了宇宙飞船基地。注视着太阳下闪闪发光的银色飞船,他禁不住放声大哭。这时,一辆氢气车驶近他身旁,透明的车顶向后移去,露出一张和善的面孔,“嗨,我叫伊里克,”驾驶员热情地自我介绍道,“航天工程师,我正要去检查飞船,看你这么悲伤,一定不会拒绝跟我去参观飞船吧。”
④汽车掠过一片宽阔的空地,在“波罗坎特号”飞船旁停了下来。伊里克领着莱斯走进飞船参观。莱斯高兴得什么似的,看个没够,问个没完,恨不得多生几双眼睛。可不一会儿,伊里克就拉着莱斯离开飞船,他解释说他需要马上到管理处去一趟。“你就在更衣室里等我。”他指着一扇门说,“记住,什么也别动,我很快就回来。”说完,他大踏步走了。
⑤更衣室就是宇航员登船前更换宇宙服的地方。莱斯心情激动地走到一个柜子前,用手轻轻一按,没想到柜门居然开了,里面放着一套套宇宙服。“让我穿上试试,只穿一会儿。”宇宙服太诱人了,莱斯取出一套写有“彼得逊”字样的衣服穿上,小心地系好每一根带子,然后笨手笨脚地走了几步。他站在穿衣镜前,对自己的形象得意极了。这时,一个人闯了进来,他冲莱斯命令道:“彼得逊,跟我来!”莱斯的脑子闪过一个念头,他下决心什么也不说。
⑥当飞船冲离大气层时,地球引力产生的巨大拉力使莱斯觉得浑身骨头像散了架,痛苦很快就使他昏了过去。当他醒来时,一切都平静了。两个宇航员站在他的飞行椅旁,一个是船长,另一个年纪大些的是指挥长费锡,后者正瞪着一双燃着怒火的灰眼睛。虽然仍很虚弱,莱斯还是认真地解释了考试时发生的事,他的理想以及理想的破灭。“好啦,你这个可爱的偷渡英雄!”船长和蔼可亲,“由于你的冒失,我们少了一个帮手。不过事到如今,当务之急是给研究院拍份电报,让伊里克、你的老师和父母放心。幸好我们要出去8个星期,这段时间够他们消气了。”“说真的,”指挥长的语气也比刚才缓和多了,“虽然我不赞成你的行为,但我佩服你的勇气,并不是每个11岁的孩子都会这样做的。”
⑦莱斯感到很惭愧,可一想到未来的旅行又很高兴,他有好多问题要问。“船长先生,‘波罗坎特号’是干什么用的?”船长笑了笑:“‘波罗坎特号’是艘宇宙营救船,它专门在宇宙中收集被遗弃的航天器,以便重新利用。我们凭借可靠资料搜寻,有时也借助某种动物的帮助,比如一种外星羚羊兽的嗅觉就能帮助我们找到用甲基烷做动力的宇宙飞行器;还有一种獐子,它对太阳能电池特别敏感。”
⑧以超光速行驶了21天后,“波罗坎特号”飞船到达了目的地——X-12行星。他们要在这里搜寻发射到这颗行星上的无人探测器。宇航员本特利把羚羊兽从笼子里放了出来,这怪兽有着长长的身躯,尖尖的脑袋上长着两只小眼睛,耳朵也尖尖的。指挥长和本特利带着羚羊兽离开飞船,踏上X-12号行星粗糙的地面去寻找探测器。莱斯静悄悄地趴在船长身旁,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荧光屏。“天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对讲机里传来指挥长嘶哑的声音,“这家伙以前不这样呀!它一个劲地乱蹦乱跳,在原地打转。”“可能有什么东西激怒了它。”船长焦急地说,“你们发现什么反常现象了吗?”忽然,他好像记起了什么,双眼紧盯着莱斯,“快穿上救生服,到他们那儿去!现在是你一试身手的时候了,看看是什么原因使那小宝贝烦躁不安。”
⑨当莱斯身不由己地被带到羚羊兽跟前时,奇迹发生了。他脑子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忽然觉得他的爪子受了伤——是他的4个爪子,而不是手脚。巨大的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不愿在地上走路。他明明嗅到甲基烷的气味,可就是不想去,他烦躁且愤怒。忽然,他感到两眼发晕,只得使尽全身力气向对讲机喊道:“把那家伙弄回飞船去!”
⑩在指挥长的搀扶下,莱斯回到了飞船。“真的!”莱斯激动得大叫起来,“我确实可以感知动物的思维!羚羊兽已经知道甲基烷在什么地方,但是它的爪子受了伤,所以它不愿意去。如果让它穿上靴子……”“天哪!”指挥长孩子般地大声喊道,“为什么早没想到?”莱斯说不出的高兴,乐滋滋地蹲在一旁,看着指挥长用4张柔软的金属片仔细地包裹羚羊兽的爪子。当他们第二次离开飞船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羚羊兽敏捷地跑在前面,很快就把他们带到了有探测器的地方。
⑪庆祝会上,船长高举酒杯:“莱斯,你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奇特的礼物——动物思维感知。它可帮了我们的大忙。”莱斯不停地掰着手指,别提有多得意。当看到其他宇航员们望向自己时那同样充满喜悦和赞赏的眼神时,莱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向往今后的新生活……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这篇科幻小说的特点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它“奇”在何处。
答:
小说结尾处,“当看到其他宇航员们望向自己时那同样充满喜悦和赞赏的眼神时,莱斯突然觉得自己非常向往今后的新生活……”请你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莱斯的新生活。(不超过150字)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