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
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
C.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仍不变。 |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
红 |
橙 |
黄 |
绿 |
蓝-靛 |
紫 |
光子能量范围(eV) |
1.61~2.00 |
2.00~2.07 |
2.07~2.14 |
2.14~2.53 |
2.53~2.76 |
2.76~3.10 |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λ1=0.6328 μm,λ2=3.39 μm.已知波长为λ1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ΔE1=1.96 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ΔE2表示产生波长为λ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ΔE2的近似值为( )
A.10.50 eV | B.0.98 eV |
C.0.53 eV | D.0.36 eV |
许多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紫外线照射时,这些物质的原子先后发生两次跃迁,其能量变化分别为ΔE1和ΔE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跃迁均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B.两次跃迁均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C.先向高能级跃迁,再向低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D.先向低能级跃迁,再向高能级跃迁,且ΔE1<ΔE2 |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
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
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