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
②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③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④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立足本地实际,践行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自主创新道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其中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有()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C.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任务在2010年两会上已经提出,但道路曲折漫长。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哲学上看要求我们()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要提高政府的法治化程度
③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话语谆谆,话语铮铮。谆谆在于告诫我们的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清醒的自觉,铮铮在于服从人民权力、维护人民权利、捍卫人民尊严的态度旗帜鲜明。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要履行国家职能②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
③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④我国公民有监督政府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2009年9月,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政府应当肩起的责任,更有赖于公民的努力、改革的深化、法制的建设和文明的培育。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依赖于公民的努力是因为()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C.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