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某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文化建设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如评选、宣传行业能手和劳模,积极培养各类民间艺人,调动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乡镇文化站为主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让人民群众自创自乐;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书屋”,推广发家致富知识;借村委会换届选举,举办各种讲座,提高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素养,打造和谐村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及其作用”的有关知识,谈谈新时期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请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说明这些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原因?(12分)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我国GDP平均增长9.0%以上,但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天的发展。对此,许多专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党的十七大指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请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15日,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次货危机引发了美国的经济危机,随之又引发了全球性、系统性的经济危机。
材料二为了防范美国次货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2008年9月15日至11月26日,央行先后四次下调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下调,意味着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材料三 2009年6月3日,东盟与中日韩在泰国曼谷发表《10+3合作应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联合新闻声明》,强调各国应加强合作,联手应对金融危机,并决定将原来决定成立的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增加至1200亿美元,以避免东西地区陷入金融危机。
上述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腾空飞起,直奔太空。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成为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壮举。
材料二实施探月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的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探月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突破并掌握利用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和系统可靠性,对设计和制造全系统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质量复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次探月工程的任务。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1)“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2)在首次探月工程中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交通”、“低碳消费”、“低碳社区”等新理念新实践不断出现。结合材料,用规律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实现低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