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C(s) + 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
B.强电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
C.CH3COOH、Cu(OH)2、BaSO4、NH3都是常见的弱电解质 |
D.常温下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标准状况下在体积为1L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HCl气体,将烧瓶倒置于装有足量水的水槽中,不考虑烧瓶内液体与水槽中液体的扩散,则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45mol/L | B.0.0224 mol/L | C.0.017 mol/L | D.0.059 mol/L |
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则此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 mol·L-1)
A.![]() |
B.![]() |
C.![]() |
D.![]()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1 |
B.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不可能为22.4 L |
C.标准状况下,a 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
D.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
将a g 铁棒插入100ml 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量为 b g ,则反应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b-a)/ 8 mol/L | B.(a-b)/ 8 mol/L | C.5(b-a)/ 4 mol/L | D.5(a-b)/ 4 mol/L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