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C(s) + 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
B.强电解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
C.CH3COOH、Cu(OH)2、BaSO4、NH3都是常见的弱电解质 |
D.常温下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有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
C.中和等量的烧碱溶液,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①②③三种酸溶液的体积比为2∶2∶1 |
D.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均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 ,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比为2∶1∶2 |
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 B.H2SO4 |
C.AgNO3 | D.Na2SO4 |
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体积2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左移动 |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
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其反应原理如下:
电池:Pb(s) + PbO2(s) + 2H2SO4(aq) = 2PbSO4(s) + 2H2O(l)
电解池:2Al + 3H2O = Al2O3 + 3H2↑
对该电解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电池 |
电解池 |
|
A |
H+ 移向Pb电极 |
H+ 移向Pb电极 |
B |
每消耗3mol Pb |
生成1mol Al2O3 |
C |
正极:PbO2+4H++2e-=Pb2++2H2O |
阳极:2Al+3H2O-6e-=Al2O3+6H+ |
D |
Pb电极反应质量不变 |
Pb电极反应质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