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因素是
A.自然选择 | B.遗传 |
C.基因突变 | D.生存斗争 |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
2005年1月8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人,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
B.晚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提倡晚生 |
C.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
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 |
在某一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那么不可能出现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
D.各种群的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 |
B.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
C.不同年龄组的比例 |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
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鼠妇的种群数量为( )
A.60只 | B.100只 | C.80只 | D.无法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