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基因片段(如图)以乙链为模板转录某传染病致病因子,现开发一小核酸分子药物,能成功阻止该因子在人体内的表达过程而大大减缓病情。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药物成分最可能具备的结构简图是UAA.....GGCC
B.小核酸分子可使翻译过程受阻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C.该基因可以来自于病毒
D.开发的小核酸分子药物是一种酶
下图是植物在CO2浓度、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I图表示光合速率与CO2浓度有关,CO2的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中C3化合物的浓度 |
B.Ⅱ图表示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有关,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 |
C.由图Ⅲ可知,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
D.在图Ⅳ条件下的曲线结果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 |
以下关于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未加碳酸钙将会使蓝绿色的色素带变窄 |
B.由于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得到四条色素带 |
C.溶解度最大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近 |
D.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 |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细菌对不同光的反应不一,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 |
B.好氧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度快,则该种光有利于光合作用 |
C.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 |
D.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
用含18O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CO2 | B.葡萄糖→丙酮酸→水 |
C.葡萄糖→氧→水 | D.葡萄糖→丙酮酸→氧 |
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
C.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面积 |
D.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