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M2/(M1+M2) |
雌株 |
N1 |
N2 |
P=N2/(N1+N2)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XaYA或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
B.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
D.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中的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
B.绿色植物根细胞内的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 |
C.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细胞质呈现绿色 |
D.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 |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可构成化合物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B.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D.若由b构成RNA,则m有A、G、C、T四种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3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7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A.12544 | B.11054 | C.11036 | D.12800 |
若一个氨基酸分子有两个羧基(-COOH),其中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羧基的部位是
A.与氨基端相连 | B.与羧基端相连 |
C.和氢相连 | D.连在R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