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氧化物 |
环境问题 |
主要来源 |
A |
CO2 |
酸雨 |
化石燃料的燃烧 |
B |
SO2 |
光化学烟雾 |
汽车尾气的排放 |
C |
NO2 |
温室效应 |
工厂废气的排放 |
D |
CO |
CO中毒 |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
下列实验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常温下将64g铜片投入过量浓盐酸中 |
B.向100.0mL 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
C.1 mol MnO2粉末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共热 |
D.常温下1 mol铝片投入20.0mL 18.40mol/L硫酸中 |
下列各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共存,且通入括号中相应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A.Na+、Ba2+、HSO3-、I-(Cl2) |
B.Ca2+、NO3-、Na+、Cl-(SO2) |
C.Fe3+、SO42-、CO32-、NO3- (NH3) |
D.Na+、K+、HCO3-、Cl-(CO2)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应用等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HF溶液,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
B.将铜片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浓硫酸中发生了钝化 |
C.浓硫酸能干燥SO2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D.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 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O2,转移4NA个电子 |
B.一定条件下,56 g Fe与33.6 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
D.在1 L 0.2 mol·L-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的铝离子数为0.4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