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分类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但有丝分裂不能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
B.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 |
C.减数分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相同 |
D.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是因为无同源染色体 |
下图甲表示某种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图乙表示接种该细菌后可能出现的三种生长曲线。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图甲显示了该细菌通过调节酶的活性来调节精氨酸的合成
②.从图甲可知,精氨酸的合成是由该细菌的3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③.图乙的结果可说明加大接种量能缩短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④.精氨酸依赖型突变菌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控制酶1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A.①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两种沙门氏菌,一定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效应B细胞,把每一个效应B细胞单独培养在培养液中,提取并分别保存该大鼠的血清和每一个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细菌失去活动能力 |
B.大鼠的血清与效应B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前者含有的抗体与后者含有的抗原将产生免疫反应 |
C.不同效应B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
D.向大鼠的血清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沙门氏菌,只有一种细菌出现凝集现象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组合是()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③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与高等动物个体发育幼体形成阶段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起点不同:前者幼体由顶细胞发育而成,后者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
B.细胞分裂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有丝分裂,后者是卵裂 |
C.分化状况不同:前者不存在细胞分化,后者需要经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和系统 |
D.幼体细胞全能性的大小不同:前者细胞的全能性大,后者的全能性小 |
下列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结构 |
B.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C.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可以产生分泌蛋白 |
D.细胞壁、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结构中一定含有糖类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