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1<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化合物;淀粉。
光照时间 |
0 |
t1 |
t2 |
t3 |
t4 |
t5 |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
无 |
① |
①② |
①②③ |
①②③④⑤ |
①②③④⑤⑥ |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甲流病毒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病毒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
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甲流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甲流病毒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
在生物工程中,正确选择材料是成功实现生物工程的前提。下列材料选择不符合生物过程要求的是
A.采用植物分生区(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作物脱毒 |
B.采用去核的MⅠ期的卵母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核的受体 |
C.采用人工改造的天然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
D.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 |
A种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B种植物细胞(基因型为Bb);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种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得到的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 | B.二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 |
C.四倍体,基因型为AaBb | D.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 |
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所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 |
B.植物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孕 |
C.在植株B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 |
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必需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
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