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行星与恐(kǒng)龙的灭绝(jué)(节选)
一颗相当于曼(màn)哈顿(dùn)岛大小的小行星或彗(huì)星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陨(yǔn)落,与地球撞(zhuàng)击的能量是扔在广岛上的原子弹的能量的50亿(yì)倍,而且在进入地壳(qiào)25英里深的同时熔(róng)化了沿途的岩石。
在这场剧烈的碰撞之后,成千上万吨的尘埃(āi)和碎石进入大气层,罩(zhào)住了地球,遮(zhē)挡了阳光,使得地球连续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处于黄昏状的黑暗之中。恐龙因为不能在黑暗中生存,所以就灭绝了。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彗星 一( )陨石 一( )阳光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________ 持续——________ 生活——________
3.“成千上万”表示数量很多,像这样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至少写出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阅读链接台。
参观中华世纪坛
风和日丽的一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位于北京西面的中华世纪坛。
我们从南门进去,来到圆形的圣火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是弧形的石阶,石阶上各有一道清水缓缓流下,分别象征着黄河、长江永远流淌。广场中心的“中华圣火”跃动着永不熄灭的火苗。爸爸告诉我,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文明创造。
圣火广场的北边是一条长270米的青铜甬道,甬道由3米宽的青铜板铺成,上面刻着从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我们沿着甬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到了世纪坛下。
踏着石阶上去,气势雄浑的圆形坛体展现在我们眼前。坛体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分的斜面上,耸立着27.6米高的时空探针,坛体外周墙上刻着56个中华民族的图案浮雕。我惊奇地发现,这部分坛体正在转动,听爸爸说转动一周,至少要用(2)6小时。下部分的坛体是不动的,静止的回廊与转动的坛体寓意着中国的哲学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世纪坛乾体与坤体结合的设计,既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它的外周是长140米的环形回廊,设有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40位文化名人的青铜塑像。
沿着回廊,进入世纪坛内。这里共分三层,由一层的现代艺术馆、二层的世纪大厅、东西方艺术馆和地下二层的多媒体数字艺术馆构成。世纪大厅环形的浮雕壁画,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看着壁画,听着爸爸的介绍,我的心里激动又自豪。
中华世纪坛啊,你不但是首都又一处壮丽的景观,而且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1)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自强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南门进入——()——()——()——()——()。
(3)世纪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构成。
(4)为什么说中华世纪坛是对祖国悠久文明的永恒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赏析阁。
______在长城上,_______脚下的方砖,________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按原文填空。
(2)文中所填词语都是表示_________的词语,说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心读画线部分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_________“才”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__________。“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八月的燕山,青翠欲滴,长城蜿蜒起伏在山背之上,时隐时现,像一条伏卧在崇山峻岭上的苍龙,翘首欲飞。真是未登上长城,就被它的宏伟的雄姿吸引了。
我随着人流登上长城。站在城楼上,观八达岭群山,只见山峦重叠、巍峨(wēi é)险峻。在这万山丛中,只有这一道关隘(ài)可通塞外,过去听过:“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今日亲临目睹,那里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我终于登上了长城的最高点,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上,迤逦(yǐ lǐ)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更加显得气势磅礴(pánɡ bó)。现在我看它,不再是翘首欲飞了,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1)填空。
“塞外”中的“塞”字读( ),它还有两个读音,一个是( ),可组词( );另一个是( ),组词( )。
(2)文中形容八达岭群山高大雄伟的词语是( );形容长城有气势、宏伟壮观的词语是( )。
(3)文中画“____”的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再试着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外 提 优
乐 山 大 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它修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合处的凌云山临江山岩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4米,耳长6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100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从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地凿,一刀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公元713年至803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安详端坐。
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而今,它已同我国其他28处景观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举世闻名的自然文化遗产。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举世闻名--( ) 举世无双--( )
络绎不绝--( )气魄雄伟——()
(2)从文中第3自然段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山大佛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哪些描写可看出来?请用””画出。
(4)文中列举了很多数字,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思考使用这些数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请简单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文 在 线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指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修筑( )瞭望( )屯兵( )
(2)找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联想的句子,并概括这句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填空。
(①)读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动词表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读第②句“_________”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数的感慨;“_____________”突出了长城之长,与文章开头的内容相呼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这一段长城的?分别介绍了长城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关长城的故事,你知道吗?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