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回答下面各小题。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山谷中,B点位于山脊上 |
B.B处一定有河流分布 |
C.A点的海拔一定比B点高 |
D.A点的海拔可能较B点低 |
经m、n的剖面图和经过A点的等高线组合正确的是( )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时20分 | B.15时40分 |
C.14时30分 | D.14时20分 |
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题。若图中的虚线表示积雪冰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B.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C.N坡是向阳坡,S是迎风坡 |
D.S坡是向阳坡,N是迎风坡 |
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且该山体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冬<18℃ | B.T夏<18℃ |
C.T冬<10℃ | D.T夏<20℃ |
图为我国新疆天山南麓某区域,据图判断图中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A.地下水 |
B.大气降水 |
C.浅层地下水 |
D.高山冰雪融水 |
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该市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 |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
D.1950~1980年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
“全球变暖”已成事实,而有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题。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等 |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 D.沙尘暴肆虐全球 |
“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海平面上升 |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