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下列小题。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A.赤道低压带 | B.副热带高压带 |
C.副极地低压带 | D.极地高压带 |
在此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 |
B.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 |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此刻,北京时间为( )
A.11时 | B.17时 |
C.次日5时 | D.次日2时 |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20~22题。甲河干流的南、北岸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 |
B.水质清,无结冰期 |
C.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
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
下列农作物中,在甲河流域分布较多的是
A.棉花 | B.甘蔗 | C.甜菜 | D.青稞 |
图中虚线可能是
①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②一月均温0℃等温线
③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④年800mm等降水量线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8-19题。
时间 |
6月~9月 |
9月~次年6月 |
6月~9月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 B.黄淮海平原 | C.鄱阳湖平原 |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
B.地形、水源 |
C.旱涝、盐碱、风沙 |
D.光照、风沙 |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型或月牙型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16—17题。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
鱼鳞坑主要发挥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沉积作用 |
读黄河流域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4—15题。2006年3月17日,①河段突然决堤泛滥,原因是
A.上游河段河冰解冻,冰凌阻塞水流而造成的 |
B.上游河段河水结冰,冰凌阻塞水流而造成的 |
C.下游河段河冰解冻,冰凌阻塞水流而造成的 |
D.下游河段河水结冰,冰凌阻塞水流而造成的 |
③河段几乎没有支流,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
B.气温高,蒸发旺盛 |
C.沿岸生产、生活大量用水 |
D.河床过高,地表径流无法汇入 |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