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 “王道”(德政)、 “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 ( )
A.孟子的民本思想 | B.荀子的政治思想 |
C.董仲舒的新儒学 | D.二程朱熹的理学 |
据中新网报道:“日本政府认为,日本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40%会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伊朗封锁该海峡,将对日本的能源供应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日本有必要在霍尔木兹海峡周围展开的美军舰队提供协作援……日本政府正在计划向霍尔木兹海峡派遣一支海上自卫队舰队。”该报道不能证明日本
A.与美争夺石油资源 | B.维护与美战略同盟 |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D.力图维护国家利益 |
就美苏对峙给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 B.德国和朝鲜分裂 |
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 D.东欧剧变 |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
A.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C.会冲击两极格局 |
D.是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
2003年,针对法德极力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不屑地说,“那是老欧洲”。可是后来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欧洲期间,却不无自嘲地说,“那是老拉姆斯菲尔德说的”。这充分反映
A.美国要改变自己的霸权政策 |
B.美国要和欧洲大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
C.美国在经济上受制于欧盟 |
D.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