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D.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
C.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C.此时的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 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 一 1727 年) 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上述历史现象()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
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
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
C.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

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C.“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区别
D.“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