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
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
《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 B.贵族政治 | C.家国一体 | D.君主专制 |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内容体现了
①伏尔泰的政治理论②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
③卢梭的政治理论④狄德罗的政治理论
A.①③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
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政权工作中,要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党员必须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倾听他们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根据“三三制原则”成立根据地政权属于
A.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峙的全国性政权 |
B.隶属于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
C.是苏联领导下的工农民主联合政权 |
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民主联合政权 |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纵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权利的斗争历程
②不同国情决定了各国人民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
③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
④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始终是精英政治家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