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内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行省制 D.明朝内阁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的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以下属于第一种反应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而引起。日军有权驻扎北平附近,所依据的条约

A.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开放了包括杭州在内的新的通商口岸
C.由英、美、俄、德等多国共同参与签订
D.标志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