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
刘少奇同志受到迫害时曾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 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A.文革的全面发动 |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
C.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 | D.中共中央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 |
下图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于什么时期?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C.20世纪80年代 | D.20世纪90年代 |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954 年12 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 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略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