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对此,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B.科举制度在唐朝正式建立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学家哈雷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罗马民主政治
B.重在协调公民和臣民间的关系
C.意在实现人人平等
D.注重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整

《雅典政制》提到,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与上述变化作用相同的措施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确立陶片放逐法
B.梭伦改革时期废除债务奴隶制
C.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确定政治权利高低
D.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大会的参会者发放补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