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末国歌歌词:巩金瓯①,承天帱②,民物欣凫藻③,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④,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於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1911年)
民初国歌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⑤, 民国荣光, 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1912年1月)
——转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注释】①金瓯:指疆土完固。 ②天帱(dào):指其恩德。
③民物:泛指人民、万物、凫(fú)藻:指嬉乐的境界。 ④熙皞(hào):恰然自得。
⑤五色旗: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横列组成,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两首歌词的意境,提取历史信息并说明。要求:结合史实准确,对比角度合理,意境解释恰当。
阅读下述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
材料二 :俄国“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临时政府;1928年井冈山会师。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俄两国革命的“路”有何相同?
(2)简要指出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
阅读下述材料,请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依据下图和所学的知识,分析秦汉时期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推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自然条件。(8分)说明你对于农牧业分界线北移的利和弊的认识。(4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1)新中国初期,中国政府奉行怎样外交方针?
(2)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6分)
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2)国民革命运动有何意义?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