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
|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
|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
大前提: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小前提:明朝以前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长工和短工;结论:明代以前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大前提、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 |
|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
| 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错误 |
| 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均正确 |
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
|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
|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
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
| 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
|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 |
“南海1号”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1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这表明唐朝时期
|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严格维护坊市制 |
|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 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