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是“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他拜成连为师,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俞伯牙很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成连却对他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天清晨,成连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了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疲惫(bèi)地坐在海滩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云霄的山峰。那大海汹涌澎湃,海浪“哗——哗——哗”,响个不停,而海边的惊涛骇浪拍击多空的岩石,与风水相吞吐,犹如钟鼓齐鸣。那山上的松树在微风中发出“沙——沙——沙”的松涛声。刹那间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原来他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高山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好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正确搭配下列词语。
高耸云霄的 山峰
一望无际的 大海
汹涌澎湃的 海浪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连忙——( ) 赞扬——( )
用心——( ) 疲劳——( )
3.用“______”画出描写俞伯牙在大海边看到的景色的句子。
4.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刹那间,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明白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立刻面对高山大海弹起琴来。
阅读游乐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爱什么?我会自豪的回答:我最爱语文课本.
每天早晨,我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二遍.三遍……..(毫 豪) 不倦.
上语文课时,我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讲.课本里出现的少年润土,舍己为人的海里布,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
放学回家,我常常( 仿妨) 照语文课本练习写作.当我的习作在报刊上发表是,我打心眼里感谢语文课本.
我爱语文课本,因为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1)画出括号中不恰当的字.(1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骄傲( )专心致志( )感激 ( )
(3)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段意(.4分)
(4)作者为什么爱语文课本?在段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2分)
(5)给段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谁也没想到,著名的收藏大家顾教授(居然 突然依然)想买那只狗。
他买狗的愿望那么 (浓烈 强烈热烈),以至周围有人轻声提醒他:那只是一只普通的獭皮狗而已。但他(居然 突然依然)不为所动,坚持要买那只狗。
不仅如此,他给的价格也高得离谱一一500元。要知道500元可以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买十只比它漂亮百倍的狗。就连狗的主人都不好意思,嗫嚅着:多了,多了……
狗的主人是一位中年汉子,朴实憨厚,常年的高山劳作给他的脸抹上了一层古铜色,听到“500”这个数字时,他双手极不自然地搓动着,喉咙轻轻蠕动咽了一口唾沫。
顾教授大手一挥:“不多,不多,狗好价自然就高。”
围观的人都不知道狗好在哪里,一只獭皮狗而已,毛都脱落了大半,丑得要命不说,买回家还怕惊着邻居。见顾教授坚持要买,他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何况价格早已高出他的预计。
顾教授将五张崭新的“老人头”塞给汉子。牵着狗正准备走时,顾教授面露难色:“长途跋涉,人饿事小,饿坏了狗可不好。”顾教授大方地又递一张老人头:“装两根腊骨头。”汉子麻利地装好骨头还特意多塞了两根家里还缺一狗碗你那狗碗就送给我吧顾教授指着那脏兮兮的狗碗说一个狗碗有什么送不送的想要就拿去汉子挺爽快地答应了
顾教授牵着狗乐悠悠地走了。周围的人纷纷谣头:“疯了,那人肯定是疯了……
半个月后,省博物馆内,有一件展品特别显眼,那个狗碗。狗碗下的简介写着:元代特级青花瓷,标价500 万。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用“√”划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3)给短文空白处点上标点。
(4)围观的人都不赞成顾教授买这只狗,理由一;
理由二。文章两处写围观的人的反应,
用意是 。
(5)文中狗的主人性格特点是,用“~~”划出表现狗主人这一特点的句子。
(6)顾教授用500元的高价买狗,最终是为了得到价值500万元的狗碗,对于他的这种做法,你认同吗?为什么?
课外阅读。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yìn)就是一位节俭的典范。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赵匡胤却与许多皇帝不同,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和要求子女生活上也要讲究俭朴。
又一次,宋太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装饰的华丽短袄去拜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再也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
女儿很不理解,撅着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上一点点。这有什么要紧的?”
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你想想,你身为公主,穿了这样华贵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这样一来,要用多少珍贵的翠羽?全国要浪费多少钱啊!”他接着又说:“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够优越的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十分珍惜才是,怎么可以带头铺张浪费呢?”
公主没办法,只好脱去那件华美的翠羽短袄,但心中还有些想不通。有一次,她试探地问父亲:“父皇,你做皇帝的时间也不短了,何不把进进出出做的那顶轿子用黄金装饰呢?”
宋太祖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我是一国之主掌握着全国的政权和经济要把整个皇宫都装饰起来也办得到何况是一顶轿子呢国人说过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倘若我皇上带头奢侈必有很多功臣学我的样子到那时天下的百姓就会怨恨我反对我你说我能带这个头吗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和句子。
①典范:
③效仿:
③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
④让一人治理天下,不能让天下供奉一人。
(3)在短文中缺标点的方框里加上标点。
(4)从文中找出两个反问句,写在下面,并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反问句:
改写:
(5)简要概括短文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哪两件事。
(6)这篇短文对我的启发是。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饥饿难当,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请求 哀求 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微笑着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自己浑身是劲儿,()还看到上帝正朝着他点头。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加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来病床上躺着的正是当年那位免费给他牛奶喝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关爱 关怀)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动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1)加上合适的题目。
(2)括号中的词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在下面划横线。
(3)在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写出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那位特殊的病人看到那行小字时,她会怎么想呢?请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后来在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1)以上片段选自课文《》。
(2)把文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里夫人在回答问题时,谈到了哪两种人?(2分)
(5)读了以上片段,你想对居里夫人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