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这样来的
丁东,丁东!
小溪试了试清脆的嗓子,
啊,春天是唱着歌来的!
呼啦,呼啦!
柳枝弯弯柔软的腰,
啊,春天是跳着舞来的!
哔剥,哔剥!
春笋在泥地里快活地拔节,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1.摘录表示声音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脸 ( )的腰 ( )的嗓子 ( )的手
3.读读小诗,模仿其中的一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啊,春天是_________来的!
美文品读。
我登上了黄山
去年六月的假期,我终于登上了中国名山——黄山。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奇松,有黑虎松、连理松和龙爪松等。连理松的树干上缠着一条大铁链,上面挂着很多锁头,而且一对对锁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原来那是夫妻或情侣买的一对对连心锁,锁在那里,表示他们永远心连心。所有景点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巧石“猴子观海”。那块巧石就像一只猴子坐在悬崖上观赏着云海。
欣赏这奇景必须爬上高而且非常险峻的山崖。我发觉山崖的景色最美,真的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山上的云很多,常出现云海。那朵朵的白云一飘过来,便把一座座的山峰遮撞住了。我非常幸运地拍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能清楚地看到连绵不绝、秀丽险峻的山峰。黄山的石级很多,哦们都爬得气喘吁吁,两腿酸疼。但是,那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了,犹如人间仙境。要欣赏美景,就一定要努力地爬,这就是古人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成功地登上了黄山的峰顶,而且一切都很顺利,我感到无比兴奋。
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再去攀登黄山,能登上更高的山峰,欣赏更美丽的景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 )欣赏( )兴奋( )
2.“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作者欣赏到了哪些美景?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天都峰的高?用“_______”画出来。
2.“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仙人掌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的:淡蓝、金粉、鹅黄……仙人掌浑身带刺,相貌平平,却能为荒漠中的人们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品尝,虽然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滑润,但是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
1.文中表示仙人掌花朵颜色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按照从_____________觉到_____________觉的顺序描写仙人掌的。
3.细细品读画“”的句子,试着也写一句。
4.回想一下你熟悉的一种植物,依照短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赏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仔细——( )合拢——( )
2.用“___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说出草地为什么变颜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文品读。
校园里的老槐树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的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笑声。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用“______”画出来。
2.老槐树有两个特点,一是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二是__________,从__________可以看出。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这里是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这样的比喻句你会写吗?请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