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煮   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一下子明白过来。(      )
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品味(      )          奇怪(      )
3.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     ”画出煮书有什么好处的句子。
4.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近义词 口语交际 名言警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1)从这段话中的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从 可以看出槐花的颜色,文中写了两种姿态的槐花,分别把槐花比作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表示颜色的词语)
喜盈盈(表示神态的词语)
香喷喷(表示味道的词语)
山山洼洼(AABB)
清亮清亮(ABAB)

课文内容我了解。
(1)读了第五小节,我体会到了夹竹桃的 (    )。当读到“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时,我感受到了夹竹桃的()。
(2)当读到“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弄姿。”时,我体会到夹竹桃不怕(  ),不怕(),它的坚韧不屈跃然眼前。
(3)本课形象细致地描述了夹竹桃()的特点和它的特有的欣赏价值。表达了对夹竹桃()、()的品格的赞美,也寄予了作者的趣味与追求。
(4)请你来赞一赞夹竹桃(可选用文中的语言)。

(5)抄写下面的词语,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美不胜收宾至如归应有尽有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 爱 花 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______ 的顺序来写的。
本文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
②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③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用“-----”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5) 说说阅读了本文,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

课文内容我了解
(1)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的爱,对()的爱,对()的爱。
(2)本课有描写春天的词语,你也试试写几个
艳阳天:、、
(3)红叶和青松,在这个特殊场合,()出的一种()的美,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
(4)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一眼看不尽。它比()更红,比()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的热闹。
(5)你还知道北京哪些名胜古迹的地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保留()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 和 () ,最后写湖上有() 。
(4) 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词:(至少写三个)
句:(至少写二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