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和青蛙
蜗牛和青蛙一不小心都掉到了一口井里。
蜗牛决心爬出去,可是井壁很滑,爬三步退两步。它毫不灰心,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着。
青蛙看蜗牛爬得很吃力,就劝蜗牛说:“像你这样进三步退两步,到什么时候才能爬出去?别费这个劲了,听天由命吧!”蜗牛满怀信心地说:“不怕慢,就怕站。我虽然爬得很慢,但前进一步,就离井口近一步。只要坚持下去。”说完,它又不停地向上爬。
天渐渐黑了,青蛙坐在井下,先是“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后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当它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黎明。它抬头望去,蜗牛已登上井台。蜗牛望着那广阔无际的蓝天和大地,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而青蛙仍旧坐在井下,只能低头叹气,或者抬起头仰望蓝天。
1.填空。
( )地向上爬 ( )地说 ( )地睡着了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用序号表示。
(1)毫不灰心:( ) A.长而尖的毛 C.长度单位名
B.货币单位名 D.数量极少,一点
(2)广阔无际:( ) A.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C.彼此之间
B.时候 D.当,正逢这个时候
3.蜗牛爬三步退两步,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蜗牛能爬上井台,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蜗牛爬出井台决心大的句子。
5.“蜗牛”和“青蛙”,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猴子捞月
一群猴子在山上玩耍,领头的大猴子看.见空中挂着一个圆圆的月亮,就想把它摘下来。大猴子一声唿哨,一群猴子就跟着它跑到一个最高的山峰。它们一个叠一个搭成一座“猴梯”,最小的猴子爬上顶端去摘月亮,它拼命往前抓。“猴梯”摇摇晃晃失去平衡,从山顶上摔下来,有的落在树上,有的掉进草丛,有的跌入水中。月亮没有摘到,大家垂头丧气。
两只小猴在崖边东张西望,无意中看见下面水潭里也有一个月亮。大猴子十分高兴,一声唿哨,把群猴集合起来。
因为山崖离水面太高,猴子们只好一个拉着另一个的脚,拉成一长串,挂到水面。它们还找来了葫芦瓢,传到最下面那只小猴。它盛了一瓢水就把“月亮”捞在瓢中。
大家兴高采烈,围着“月亮”跳舞。一只贪心的小猴抢走了“月亮”,于是你争我夺,把一瓢水泼在地上,“月亮”没有了。抬头一看,月亮依旧挂在空中&大家只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1.找出写大家高兴的四字词语。
2.找出写大家难过的四字词语。
3.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有的……有的……还有的……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多美呀
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太阳是红彤彤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1.照样子,写词语。
蓝湛湛黄绿澄澄红
2.“高兴”的反义词是—()
3.小鸡在蛋壳里以为世界是色。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看到了的世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条尾巴。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他看见小鱼在河里摇着尾巴游来游去。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小壁虎告别了小鱼,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他看见老黄牛在树下甩着尾巴吃草。小壁虎说:“黄牛伯伯,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小壁虎告别了老黄牛,又向前爬去。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他看见燕子在空中摆着尾巴飞来飞去。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飞的时候,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1.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是。
2.小壁虎向、、借尾巴。
3.连线。
小鱼的尾巴赶蝇子
老黄牛的尾巴掌握方向
燕子的尾巴拨水
4小壁虎出了新尾巴。
阅读句子,回答问题。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
1.这句话写了动物的。
2.“奇”的意思是。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二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峰,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于是他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四眺()远()测()想()()
()()激情()气呵()()然大()
(2)在文中用“”画出写老师发现伯牙在演奏时存在的问题的句子。
(3)发现问题后,师徒是怎样做的?
(4)读短文,你的体会是什么?